中国政府网 山西省政府 长治市政府 今天是
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潞城要闻

弘扬传统美德 倡导时代精神 助力二次崛起

 时间:2018-01-18       大    中    小      来源:

 

  群众为范军(左一)送来感谢信

 

  石晚良(左一)在村民家中宣讲法律知识

 

  李旭光在贫困户家中核对资料

  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,讴歌道德模范的高尚道德行为,发挥道德楷模在社会生活中的示范引领作用,激发每个人心中向上向善的力量,倡导爱国、敬业、诚信、友善等道德规范,促进道德生态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,在全市形成尊重模范、学习模范、争当模范的良好氛围,本报从今日起,对我市第五届道德模范的事迹进行集中刊登,希望大家能够以身边的榜样为力量,在潞城二次崛起中昂扬斗志、积极贡献。

  范 军

  一心为民献热血 危难之处显身手

  在范军的检察生涯中,他不断努力学习,刻苦钻研,凭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,对人民检察事业的认真负责、任劳任怨,先后被获得了“长治青年五四奖章”、“长治市最美政法干警”、 “全省检察机关办案能手称号”等荣誉。

  说起范军,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热心肠,“遇到这种事情,我们院的每一位干警都不会不管的!”这是他见义勇为后,被帮助人给他送锦旗时他的由衷感慨。话虽朴实,确彰显了一名检察官的伟大,作为在检察战线上已经工作了十余年的他,深知这些违法犯罪人员随时都有可能拔出所携带的武器,在慌不择路的情况下伤害自己,但他一次又一次奋不顾身将违法犯罪分子擒获,公平正义在他身上一次次的闪现。在他从事检察工作中,执法严谨,认真负责,乐于助人,朴实憨厚,开朗活泼,总是把一些正能量传输给身边所有的人,他将“作为一名检察官,一定要从自己做起,去维护公平正义”作为自己的处事原则,这种不怕牺牲、无私奉献,嫉恶如仇的精神,值得每一个人学习。

  2014年4月23日上午11时许,我市金恒源电脑公司店内,忽然听到有人在喊“抓小偷,他拿了我的包”,只见一名中年男子惊慌地从店内往外跑,此时潞城市人民检察院的监所科科长范军同志,正在编辑打印材料的他听到喊声,立即追了出去,在追出约500米时,将偷包男子扑倒在地制服,并扭送公安机关,经了解该男子到金恒源电脑公司进行窃已经是第三次,前两次都被其逃脱了。这样的场景已经并不陌生,在2013年9月13日上午8时30分左右,在潞城市人民检察院的办公楼四楼传来“抓住那个男的,他偷我钱”,这时正在二楼的范军听到喊声后,立即追向那名行迹惊慌的男子,在追到办公楼后院门外时,范军将其抓获。

  在工作中,他更是勤勤恳恳。他始终以检察工作成败得失的根本为标准,以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,是否服务于党的中心任务为标准。在反贪污贿赂检察工作期间,范军参与查处大要案件10余件,在多少大要案的办理过程中,他晚上熬夜突审案件既要讯问又要做笔录,由于法律规定的期限有明确规定,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,将案件的事实调查清楚,固定相关证据,第二天来不及休息,在单位人员有限的困难下,范军既要开车又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侦查计划和思路,保证了每一次及时、有效的完成了案件任务,就这样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,他没有一句怨言,只有默默地听从指挥,发挥潜能。

  2012年6月27日,李某和姜某因盗窃被羁押在潞城市看守所,范军在了解到二人均为在校学生后,与他们进行了十余次谈话,并细致地讲解了相关的法律规定,让他们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,通过教育开导,使李某和姜某重新回到校园,重新拿起课本。两人从看守所释放后,范军并没有结束自己的帮教工作,而是多次到学校和社区走访,了解了他们在校学习生活情况。渐渐地,范军不但成为这些未成年人员课外最亲切的老师,更成为他们公称的“大哥哥”。

  在执法办案活动中,范军能够主动接受人民和社会各界的监督,树立高标准严要求的执法观念,从自身修养做起,自始至终做到秉公办事、清正廉洁。凭着对人民事业的高度责任感,认真细致的完成了每一件任务,用实际行动树立了对党忠诚、服务人民的光辉形象。

  石晚良

  甘为民调护稳定 愿为和谐著华章

  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,在维护稳定的第一线,在服务群众的最前沿,有一群被称为“兵头将尾”的人民调解员扎根基层。在这一群实干、可敬的人中,辛安泉镇民事调解员石晚良就是其中的一员。他在2017年被司法部表彰为全国优秀基层民事调解员。20余年来,他专注民调工作,尽心尽责,先后调解民事矛盾和纠纷1000余起。

  在民调工作中,他深知必须要掌握一定法律知识和业务能力,才能更好地驾驭工作,因为解决纠纷不仅要合情合理,更重要的是合法。掌握过硬的民事调解法律知识和调解技巧是工作的前提,也是对人民负责的态度。工作之余,他先后认真学习了《人民调解工作程序》、《合同法》、《婚姻法》以及有关的一系列法律法规,理论水平得到很大提升。在实际工作中,他努力践行,认真分析处理每一起矛盾纠纷,总结成功经验。通过多年的不断学习和积累,调解能力大大提升,逐渐成为一个能熟练化解各种矛盾的行家。

  基层问题错综复杂,群众矛盾千变万化,他始终把工作重点放在“防”上,认真摸索研究各类纠纷的特点和发生规律,采取得力措施,防范到位,抓早抓小抓源头,对可能诱发矛盾的苗头性问题及时化解,确保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,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工作”第一道防线“作用;发现矛盾纠纷后,立即组织力量进行有效化解,做到早发现,早解决,坚持调防结合,标本兼治。

  “调解工作不能单靠热情,解决问题要使双方心悦诚服,还需要有必要的调解技巧”。这是石晚良经常说的一句话。工作中,他总结出“五法“。一是”三勤法“,即腿勤、手勤、脚勤,防止矛盾越拖越久,越拖越大;二是”震慑法“,先将大气十足的事端者震慑住,然后再做工作,使双方和解;三是”冷热调解法“,宜慢则慢,宜快则快,找准适当机会运用有效手段,才能取得最佳效果;四是”顺气法”,利用人们都爱听顺心话的心理,态度要诚恳,多讲好话,使当事人感到舒心,互相礼让,达成和解;五是“回访落实法”,定期对调解结果进行回访,防止出现矛盾反弹。从事民调员二十余年来,石晚良成了乡亲们的“和事佬”,而石梁村多年也无刑事案件、治安案件和集体上访事件发生,成为远近闻名的文明村、平安村,辛安泉镇也成为家喻户晓的“宜居小镇”、“和谐小镇”。

  此外,他还利用在外人脉和民调接触人多的自身优势,一心为民谋利益,协助辛安泉镇及石梁村制定了一系列水、电管理制度,想方设法引资筹建了老年活动中心和石梁幼儿园,坚持数年走访老党员和孤寡老人的习惯,为群众办了不计其数的好事实事,深得群众好评。

  扎根基层二十载,奔走乡间解民忧,甘为民调护稳定,愿为和谐著华章。石晚良,一名普通的民事调解员,凭着对工作的执着,对群众的热情,始终认真履行职责,坚持严格调解与灵活处理相结合,努力做到小事不扩大,大事不激化,力争给每个当事人一个公平公正的说法和交待,有力地维护了辖区的社会稳定,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,同时也为创建平安和谐的辛安泉镇作出了重要的贡献。我们在他身上感受到了一种力量,一种扎根基层,不急不躁,默默奉献,无怨无悔、甘做百姓解忧人的精神。

  他,不愧为优秀的人民民事调解员。

  李旭光

  走在扶贫第一线 善行义举暖人心

  “这几天正忙着给扶贫对象秦付英协调盖房子的事情。秦付英一家原先住在村里闲置的一处破旧房屋,去年7月份的几场大雨,把她家房屋的后墙冲塌了,现在暂时居住在村委。在支村两委的大力支持和热心帮助下,已经重新给她找好一块地方,只等开春以后即可动工,估计今年‘五一’前后可以修缮完毕。”见到李旭光,他正在枣臻村里风尘仆仆的跑前忙后。

  李旭光是我市农合办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。在开展扶贫工作中,农合办联系的是店上镇枣臻村,秦付英成为他的帮扶对象。在2016年枣臻村的帮扶对接会上,李旭光了解到,47岁的秦付英,丈夫因病故去,留下她和两个未成年的孩子,一个上初中、一个上小学。当初为了给丈夫看病,已经欠下一堆饥荒。刚开始,李旭光也试着给她找一个打工的地方,可考虑到她一个人拉扯两个孩子,这种方法行不通。在经过和秦付英的多次沟通和了解后,得知她有搞养殖的想法。李旭光开始打听哪里有卖羊羔的、品种好而且价格低。价格再低也有价钱,可是这个钱秦付英肯定是没有,这该怎么办。采访中记者了解到,李旭光的家庭条件很一般。家中有80多岁的老母亲,儿子还在读研究生,妻子为了减轻生活负担,在家中开了一间压面铺。每天老李下班后,都要赶回去,给老母亲做饭、帮妻子打理压面铺。针对贫困户的实际困难,老李也开始犯了难。帮是肯定要帮,可是怎样帮。“刚开始我买了两只母羊、一只公羊三只羊,计划是能够让秦付英三年内脱贫。三年脱贫任务,有能力的要在一年完成。这是任务,更是目标。秦付英的养殖积极性很高,又具有劳动能力,我就想再买几只,让她精心喂养。2016年一共买了十只羊,花了3200元。”3200元,钱虽然不多,但对于老李这样的家庭状况,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。拥有20多年党龄的李旭光说道,“在党员中开展的‘两学一做’学习教育,关键在于行动的落实,精准扶贫的重点在于让群众真正脱贫。咱自己的生活虽然不是富裕,但总比那些贫困户强。既然党组织把扶贫的任务交给我,咱就要竭尽所能把它完成好,让贫困户看到希望。”“我是2016年7月底把羊送过来的,经过她一年多的喂养,小羊们长大了、也吃胖了。现在她的羊已经有39只,管理的也还可以,并且产生了效益。”在店上镇枣臻村村东头的一块玉米地旁,记者见到了李旭光的扶贫工作帮扶对象秦付英和她的羊。“我们家里的条件非常不好,生活贫困,李大哥为了帮助我,给我送来了羊,我从心里非常感谢他。现在羊也多了,我一定会用心把它们喂养好,争取早日脱贫。”说起老李的这一善举,正在喂羊的秦付英激动地说。

  “老李这个人可真不错,自己也是普通人家,为了帮助付英,付出这么多,真是没说的。现在又来回奔波为付英解决房子的事情,真是不容易啊。”村里负责脱贫工作的负责人说到。

  “秦付英是个贫困户,想盖房子谈何容易。为了帮助她把这件实事办事,我先后到过住建局、民政局,经过咨询和了解各方面的政策,为她多方筹集盖房资金。我是这样想的,资金从上面靠政策争取一点,村里和我们单位、我个人分别出上一点,无论如何也要帮助她把新房盖起来。在这里,我要真诚的感谢住建局、民政局、枣臻村委的同志们,正是大家的共同努力,让贫困户充分享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。”

  本版稿件由记者王强、刘伟、王鹏采写

关闭本页